2 人工智能的系统数据基础¶
说明
本文档仅涉及部分内容,仅可用于复习重点知识
本节要点:

2.1 认识人工智能系统¶
2.1.1 人工智能系统架构¶

2.1.2 人工智能系统三要素¶
数据,算法,算力

2.2 人工智能的系统基础¶
2.2.1 计算机系统组成¶
硬件系统 + 软件系统
硬件系统的 5 个组成部分(冯·诺伊曼计算机模型):
- 输入设备、存储器、处理器(运算 + 控制)、输出
- Input, Memory, CPU (Datapath + Controller), Output
硬件系统的 3 个子系统:
- 存储器
- 处理器
- 输入输出
连接三个子系统的是总线(Bus),分为地址总线、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

程序存储原理:
- 程序和程序执行所需要的数据在执行前存放到存储器中
- 要求程序和数据采用同样的格式 —— 二进制
- 执行程序时,给出程序所在的存储位置
2.2.2 处理器系统¶

性能指标:
- 主频
- CPU 数量、内核数量
- 字长: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的最大二进制数的位数
- 协处理器:不单独工作、在 CPU 的协调下完成任务,例如处理浮点运算的协处理器
- 内部高速缓存器(Cache)
2.2.3 存储器系统¶
- 存储器由若干个存储单元组成,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叫做存储器地址,用二进制位模式进行标识
- 数据存放在存储单元中,存储单元以字节(Byte,缩写为 B )为单位,一个字节由 8 位二进制位(bit,缩写为 b) 组成
- 存储容量即存储器中存储单元的总数,也叫做字节数,或者称为地址空间

内存储器(主存储器)¶
容量小,运行速度快
- 每个内存单元存储 1 个字节的地址,地址也按二进制位进行标识,连续存放
- 内存空间和 CPU 地址总线数目有关

- 随机存取存储器(RAM)
- DRAM:制作内存条
- SRAM:制作 Cache
- 制度存储器(ROM):断电后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
- PROM
- EPROM
- EEPROM
外存储器(辅助存储器)¶
容量大,运行速度慢
磁盘(disk)
固态存储器(SSD),存储介质是内存(Flash Memory)
优势:
- 速度快
- 克服了 RAM 的易失性
类型:
- U 盘,固态硬盘
- 卡片式固态存储器:CF 卡,SD 卡
2.2.4 输入输出系统¶
端口:是外部设备与主机连接器。如 USB 接口,Type C 接口
2.2.5 操作系统¶
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用户 其他软件和人之间的接口,位于计算机系统核心,它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操作计算机,能有效地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进行管理和使用
- 内核(kernel):是操作系统的核心,管理计算机各种资源所需要的基本模块(程序)代码 ,包括文件管理、设备驱动、内存管理、 CPU 调度和控制等功能
- Shell(外壳程序):负责接收用户(包括用户执行的应用程序)的操作命令,并将这个命令解释后交给 Kernel 去执行
- 在 Windows 系统中 Shell 是 GUI

进程管理¶
- 进程:正在执行中的程序
- 进程管理:最重要的任务是进程调度,其目的就是有效管理而且防止死锁
时间片轮转法:
- 按照 FCFS(先来先服务原则) 原则,排成一个队列
内存管理¶
- 内存调度
- 内存和外存数据交换
- 内存保护机制
设备管理¶
文件系统¶
2.3 人工智能数据基础¶
2.3.2 数值数据的表示¶
- 原码
- 反码
- 补码
2.3.3 文本和文档数据的表示¶
ASCII 码、GBK、UTF-8
2.3.4 多媒体数据的表示¶
图形和静态图像¶
矢量图
bmp, gif, jpeg/jpg
音频数据表示¶
wav, mp3, aac
视频与动画¶
评论区
欢迎在评论区指出文档错误,为文档提供宝贵意见,或写下你的疑问